你比较喜欢山东哪个地方的方言?
要说山东方言,我首先想到的是脍炙人口的山东快书:“当哩个当,当哩个当,当哩个当哩个当哩个当,闲言碎语不要讲,表一表好汉武二郎,那武松学拳到过少林寺,功夫练到八年上……”这首武松打虎的山东快说享誉大江南北。
山东快书以说唱为主,语言节奏性强,不受场地限制,可随时演出,迅速地反映现实生活,具有独特的艺术效果。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曲目有《景阳岗》《东岳庙》等。2006年5月20日,山东省申报的“山东快书”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,项目编号Ⅴ—39。
我是大连人,虽然大连属于东北地区,但大连的方言却与东北的方言完全不同,而与山东烟台和威海的方言极其相似,用大连话说,就是都有一股“海蛎子味儿”,所以让这隔海相望的两个城市显得更加亲切。
山东——我的祖籍所在地,心中太多的美好在齐鲁大地,那山那水那里的传说……
解放前,爷爷带着父亲闯关东来到东北,我八岁时爷爷过世了,留下了很多回忆……
1.别人家爷爷说的是东北方言,我爷爷说的是山东黄县方言,老乡来串门,攀谈中全程家乡话,我不太懂谈话内容,但是记忆深刻的是他们开心的样子。
2.爷爷用黄县话讲《崂山道士》的故事……
3.儿时的我嘴里时常也蹦出单字“黄县”话:妈妈把我的“瓦儿”(袜子)递给我。
我喜欢山东黄县方言…更喜欢说黄县话的爷爷👴。
长大以后才知道“黄县嘴子”很有名,意思是说黄县人在中国解放前后是商业谈判的高手。与蓬莱腿子、掖县(今莱州)鬼子并称。赞叹胶东人的行动力及商业智慧。
老少爷们咧,都出来拉呱儿,
你们那里有什么代表性的有意思的方言?
俺觉得青岛和潍坊的俚语不错啊
青岛
青岛话特征是舌音比较重,常常把「th」音加在「sh」、「x」、「s」上。要把普通话转成了青岛话,只需把普通话的声调改一改,把第四声保持不变。说青岛话的窍门,就8个字:“一三互换,二四归四”。
喝啤酒 hā pǐ jiū
狭窄—— 窄(zhei)吧(轻声)
傻——彪、嘲、半仙、愚
小嫚儿,嫩可真稀罕银!
潍坊
我认为,山东方言不好听。让我说喜欢哪里?当然是家乡话了。我家乡话也不好听,若干年前,我接到家里的电话,用方言说了几句。同事说:“你这个方言药(yue)死人。”
而且“十里不同风,百里不同俗。”就是一个县里的语言也南腔北调的。下面是同学群里发的“方言小故事”,看明白的都是老乡。声明,与我家乡话差别大。
〈开心一笑>
有个刀螂,抓了个几洋,正往嘴里涩,让街溜看见了,说:大锅,泥这是在哪操持滴?分给俺点逮逮不来?俺及困地值不代了!俺馋地直拉拉吃水。刀螂说:干尚!恁是硕额?不是俺不嘎实地其泥,俺也不银待恁,其了泥,俺哈啤酒木有就头了!街留说:锅,夜来下河俺嘎大伙还给泥唱郭来。今衣有好逮地就不银待俺了?恁拜嫌厚俺,俺爬擦过来也不容易,恁给俺木点点,俺都能逮老增敢,杂俩嘎活嘎活,行吧?刀螂曾下块几洋腿来,聊其特,说:阔本那木地,囊,其你块吧,快溜地去夹古,杂洒去吧。
威海方言拖腔拉调像唱歌,但有一点,骂人太狠了,小姑娘也会吐脏字,着实不够文明。
烟台方言“海蛎子”味,音调有些重,上了电视,自己都听不下去。
视频加载中...青岛方言土气,与城市形象反差很大。
比较而言,济南话比较柔和,那句“老师儿”,听着比“师傅”好听。
我不会说普通话,因为普通话太“普通”。借用贾平凹先生的这句话,我要说:乡音难改,还是说方言吧!当然,具体情况具体对待,我不但不反对说普通话,而且提倡说,因为我还曾经是“市语言文字委员会”领导小组成员,有责任推广普通话和使用规范汉文。去年,我支持成立朗诵协会,通过推广普及普通话,提高朗诵艺术水平。
小孩子的可塑性是很强的,就像写字,很多学生写的字像老师,这个学期像这个班主任,下学期换了班主任,可能写字又像新的班主任了。孩子跟着父母到了另一城市,不久说话就会与当地小伙伴一样了。大人则不同,一般很难改,正所谓“少小离家老大回,乡音无改鬓毛衰。”这两年我采访过不少八十多岁的胶东人,来周村六七十年了,依然是开口胶东腔,让我不禁想起倪萍用胶东话播天气预报的表演。
我出生于博山,小时候寄养在长清姥姥家,自然学会了当地方言,当我回周村城区上学时,满口济南长清话,被小伙伴们笑话,其实不是好听不好听的问题,而是觉得“另类”,与当地方言不搭调而已。不知不觉中就学会了当地话,但会掺杂点济南话的个别音,自己并没有意识。
博山话是淄博方言中最具特点的,比如,桌子、凳子、盘子、碟子等,“子”音发不出来,直接接化成一个字;而且特别强调“an”音,把四声说成三声,还带着上扬的拖音,比如“盘”“碗”“罐”“溜溜蛋(dan玻璃球)”。周村方言中有个明显特点则是把an说成ai,“一盘(pai)”“一个小罐(guai)”“溜溜蛋(dai)”。再如"粥",在我老家叫“糊豆”,周村人叫“粘煮”,博山人则叫“啥哈”。有一则笑话说博山人进京,吃早餐要碗“啥哈”,把服务员直接弄糊涂了。还有表示“高兴”,周村人说“欢气”,博山人说“刚恣咧”,我老家人说“喜得慌”。
山东青岛本地人过年都有哪些习俗和讲究?
山东青岛本地人过年,会在腊月23,即小年里祭灶王爷,摆上瓜糖;腊月25左右扫扬尘,要把房顶、房梁上的灰尘蜘蛛网扫下来,之后在稍有闲暇的日子里,利落的主妇会陆陆续续把各种肉食、果干、面食煮好备好,为过春节做准备;在年30这天,上午家人忙活贴对联等,下午吃饺子,晚上家人带上香、裱、蜡烛、火纸去祖坟拜祭
山东青岛本地人过年都有哪些习俗和讲究?
其实整个山东的过年习俗都有些大同小异。青岛的过年也是从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开始的。
腊月二十三,传统上应当是送灶王。通常叫灶王爷“上天言好事,回言送吉祥”。把锅灶上贴了一年的灶王,接下来烧掉。还有要在灶上供奉糖瓜。有放鞭炮、烧纸钱、吃饺子的习俗。
现在,这么做的人还是不少。不过楼群间密集、车辆也多,没有以前住农家大院的感觉了。尤其是现在暖气暖烘烘的,根本不像在冬天。
过了小年之后,腊月廿四忙年就正式开始了。忙年主要包括准备过年吃的、穿的、用的,还要打扫卫生。
现在的年轻人,尤其是高层,一辈子都不会出去擦玻璃吧?呵呵,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,超市初一就开业,大家都不会跟以前似的,准备那么多吃的。因此好多的手艺都开始失传了,流传下的好吃的,都已经商业化了,只要你想吃,任何时候能买得到。
过年的变化,就是不少外地的回老家过年了,街道开始空旷起来,不堵车了,商场、超市人也少了。不过,真正人少得到大年三十,你才能感觉得20年前,马路上的那种空旷。
大年三十下午,基本就开始正式过年了。到天开始擦黑了,一家老少,就带着香、烧纸到祖坟上焚烧,告诉祖宗们又过年了,给他们烧点钱花花。老一辈的人也说,这是请祖宗们回家,叫“接年”。无法回到祖坟的人家里,人们就在十字路口画个圈,在圈里烧纸,可能希望让四面通达的马路神仙,将自己的思念和祝福捎到老祖宗那里吧。在除夕夜 ,一般要敬祖先、祭天地、吃饺子,午夜十二点,大家就开始一起放鞭炮,辞旧迎新
现在年轻人,唯一能坚持的就是守夜了吧?吃饱喝足,看电视、玩电脑,发微信拜年,不知不觉就十二点了。过了十二点就是新年了,午夜去较近的亲戚朋友串一串门,道声新年好,乐呵一下,然后回家,关灯睡觉,直到被撵起来吃中午饭。
到了初一,就开始走亲访友了。但是,一般来说,初一先拜的一般都是本家族的重要人物。正月初二下午,就开始准备“送年”了。烧香放炮把年送走。正月初三开始,是青岛地区的回门日子,这一天,夫妻双方到岳父母家拜年,俗称“走丈人家”,中午要在丈人家吃饭。然后,正月剩余的日子,就是走姑姑 、舅舅家亲戚,以前的时候,道远的每天都只能走一家。
不过呢,现在我们初七就开始上班了,互相同事拜访一下,道声“新年好”,这时候,年味就越来越淡了,一切都纳入正规。真正的年味尾巴,一般都是元宵节砍掉的。
哦?还有人打听这个?祟拜这个地域?山东青岛本地人过年充满浓郁可怕的封建迷信色彩,年三十前要打扫卫生,扫完之.后就上上下下到处贴符,并开始不欢迎外人到家里来,免得沾上晦气,年三十嫁出去的女几是不能回娘家来的,如果发现有傻乎乎回来的,当娘的会拿扫帚打她打出门外,并狂扫门槛,骂声不绝。年三十的年夜饭必须有鱼,而且鱼菜越多越好,如果没有鱼,那年夜饭就甭吃了。但是非常忌讳没有磷的鱼,认为没有磷的鱼是衰神,绝对不能吃。年夜饭不能吃马肉,驴肉,牛肉,兔肉,狗肉…之类的肉,年三十必须包饺子,但是要拒乱七八糟的东西包进去,什么花生呀,硬币呀,红枣呀,糖果呀,年糕呀…之类的东西包些去,吃中什么东西瓦相取笑.和自夸。年三十全家.人不许睡觉,要守夜,当地叫:守岁,从年三十开始,到年十五,家里人说话要小心翼翼,语言中不许带什么:屎,史,死,使,过,锅,旧,就,舅,亡,王,沒,煤,梅,霉…之类的音或谐音,如果不小心带出来了,全家人会群起攻之,会逼你呸呸呸吐口水,并拿厕纸擦嘴,把嘴当肛门拉了屎,当屁股擦,并把擦过的厕低扔捍,表示你放了屁,拉了屎.尿已经擦干净了,那些话如污物清除,不算数了。大年初一要串门走亲戚,去讨别人的福气,不去就认为你来年会倒霉和贫穷。串门时问的话都是别人的隐私:什么你得了多吵奖金?你买车没有?买的什么车?你有男朋友没有?在哪里?叫什么?长得帅不帅?你买了什么手机,让我看看∴。.(天哪!什么世道这是!)
青岛过年的风俗实际上就是即墨、高密、胶州、诸城这些县市的习俗。青岛建市百年而已,历史上青岛曾经属高密国,琅琊郡和即墨管辖,青岛的人口也主要来自上述几个地方。
从小年开始大扫除,小年(腊月二十三)这天要把家里里里外外的清洁做一遍,为辞旧迎新做好准备,小年呢还要买张‘灶墨’就是印着灶王的小年画,把画最下方的‘小马’剪下,晚上烧纸的时候一起烧掉,这个习俗叫送灶王上西天,灶王上天汇报一年的工作,然后正月初七我们再把灶王接回家。
腊月二十五赶完大集要把年货置办全了,从这天开始就要预备蒸馍馍,蒸包子、蒸大枣山、各种炸货要炸好,一切准备就绪,就等大年三十这一天了。
大年三十这天,上午首先要贴春联,下午,有的姓氏要‘迎家堂’,大多数人家是在晚饭后‘迎家堂’。迎家堂是过年这晚最重要的一个环节,就是把已经亡故的祖宗们接回家过年,首先,家里要摆好祖宗牌位,摆上祭品,晚饭后去十字路口烧纸烧香鸣鞭炮,把祖宗接回家,回家一定要在门口放一根拦门棍,防止那些孤魂野鬼混进来。现在一般在门口立一块泰山石敢当辟邪。
迎回家堂就开始守岁了,坐等午夜十二点的钟声响起,有副对联叫“一夜连双岁,五更分二年”就是描述守岁到五更天,迎接新年的到来。守岁的时候,小孩子不要乱说话,防止说出一些不吉利的话来。
好了,终于新年到了,新年钟声响起,赶紧下水饺,出锅的水饺先要‘供仰’祖宗、财神、灶王爷,燃香焚纸满酒磕头,出门放鞭炮,爆竹声声辞旧岁。放完鞭炮吃过水饺就要休息了,黎明时分还有很重要一个环节,那就是去长辈家拜年。
拜年先从血缘最近的长辈开始,一般是不出五服的宗亲们。然后再给邻里一些上岁数的老人拜年,这也是中华民族尊老的美德,尊老就要爱幼,给晚辈发红包是必须的。
忙乎完这些,就要等着初二走亲戚家了,走亲戚要等上完坟,就是把迎回家过年的祖宗们送回阴间去。初二上坟很隆重,什么礼炮,礼花、鞭炮什么的都用上了,城市里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只能竖起耳朵听听来自郊区的声音了。上完坟回家,就可以把家里的卫生做一下了,然后准备礼物,首先去岳父岳母家拜年走亲戚。
基本就这些风俗,从初二起就是走亲戚,初七接灶王爷回家后,整个春节就算结束了,一般初八正式上班。
山东青岛国年的风俗可以说是多种多样的,并不是说有一个统一的方式,特别是在风俗中也融合了其他地域的风俗习惯,也有异曲同工的地方。
一说到青岛这座城市,都会觉得青岛没有济南那么有文化底蕴,是一个新城市,经济高速发展就会冲淡了青岛地区百姓们的一些传统习俗,但是恰恰相反,还是有很多习俗被保留了下来,无论是怎么过年有很多我们从小到大已经深深进入我们的脑海里,我们一定会传承下去。
在青岛年前每家每户都会大扫除,开始置办年货,随着超市的便利,但还是要把年夜发做的漂亮,这个是重头戏,一家老小的欢喜也就靠一道道美食了。除夕当天下午开始贴福字,贴对联,最重要的是要在家里挂上“竹子”和财神,“竹子”也就是族谱,上面画着祖先,和灯火兴隆的族人...一般只有男性家人的全称,女性以姓名加上“氏”字,比如女性叫“李梅”,在族谱上只能写“李氏”,而且这个女性必须是男性的配偶。
而贡品也很讲究,要求成双成对,主要有烤鸡,煎鱼,五谷饭,酒,糖,点心等等...而在这些贡品上要放生菜,寓意“生财”,到了晚上也上香,点蜡烛。到了太阳落上,要去上坟,一般是上三辈的直系亲属,在坟前烧纸放鞭炮,然后给祖先们磕头。回家后一家人要准备饺子,然后先吃饭,这个吃饭可不是吃饺子,饺子是除夕夜吃的,先吃酒菜看春晚,12点钟声敲响前,要去迎财神,家里的最长辈要要举着托盘,托盘上要有饺子,筷子,酒等供品,放鞭炮烧纸钱迎接财神到家来,然后要磕头拜年,然后全家一起吃饺子,饺子里包了枣子和钱,寓意吉祥和发财。
而每家每户的习俗都有不同,但是都是一种传统文化的传承。
瓜分500万!齐鲁壹点悟空问答邀您对春联,只需保存海报,再用QQ或者微信扫描图中的二维码,在“七十二名泉吐怡泉城”下对出9个字的下联就有现金拿。答完记得分享给朋友,你会拿到更多赏金哦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