阆中是什么意思?
阆中县名,始于公元前314年,即周赧(nan)卫元年,秦惠文王更元后十一年。周慎靓王五年(公元前316年),蜀王伐苴(jd,蜀王弟苴候,封地葭萌,今昭化),苴侯奔巴(巴国迁都阆中),巴为苴侯求救于秦。秦惠文王派张仪和司马错救苴、巴,遂伐蜀。蜀灭后,张仪贪巴、苴之富,顺手牵羊,灭了巴国,千秦惠文王更元后十一年(公元前314年),置巴郡和阆中县。以后,除隋初因避文帝之父杨忠讳,有3 5年改阆中县为阆内县外,阆中县名至今2300多年不变。
何谓阆中?东汉许慎《说文解字》解释‘‘阆,字说:“阆,门高也。”即“阆”是高门的意思。北宋乐史《太平寰宇记》解释“阆中”说:‘‘其山四合干郡,故曰阆中。即阆户周围山形似高门,城在其中,所以称阆中。这是说,阆中因山得名。 《旧唐书。地理志》解释阆中得名时说:“阆水迂曲,经郡三面,经郡三面,故曰阆中。p嘉陵江流经阆中一段,古称“阆水”。意思说:嘉陵江绕城三面,城在其中,所以称“阆中”。这是说,阆中因水得名。 两种说法看似不一,实际并不矛盾。阆中四面山形如高门,因名阆山;嘉陵江流经阆山下,因名阆水;城在阆山阆水之中,故名阆中。阆中是根据县城的天然地形命名的。 阆中别名阆苑(yuan)。《辞海》解释“阆苑”一词说:阆苑,唐代苑名,故址在今四川阆中县西。据《舆地纪胜·利东路阆州》记载:“唐初鲁王灵夔(kuf)、滕王元婴,以衙宇卑陋,乃修饰宏大之,拟干宫苑,由是谓之隆苑;后避明皇讳,改为阆苑”。阆苑,本是传说巾的神仙(西王母)居住处。因滕王建此宫苑,‘千百年来,阆苑便成为阆中古城韵别名。
阆中,古称保宁,是四川省南充市代管的县级市,地处四川盆地东北部,位于嘉陵江中游,秦巴山南麓,山围四面,水绕三方。东靠巴中市、仪陇县,南连南部县,西邻剑阁县,北接苍溪县。2000多年来,为巴蜀要冲,军事重镇。阆中市幅员面积1878平方公里,辖21个乡、25个镇、4个街道办事处,总人口859192人(2016年) 。是中国生态建设示范市、中国优秀旅游城市、世界千年古县、中国春节文化之乡。阆中,素有“阆苑仙境”、“巴蜀要冲”之美誉,唐代诗人杜甫在这里留下了“阆州城南天下稀”的千古名句。境内拥中国四大保存最完整的古镇之一的阆中古城,古城建址是完全按照唐代天文风水理论的一座城市,被誉为“风水古城”。 2018年度《中国国家旅游》最佳生态旅游目的地。 2018年12月,阆中市喜获“2018年度中国十佳脱贫攻坚与精准扶贫示范县市”。 2019年3月,位列第一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。 2019年4月28日,四川省人民政府决定阆中市退出贫困县序列。
阆中,是县一级行政区划名称。1991年撤县设市,为四川省直辖县级市,后由南充市代管。
阆中,古称保宁,地处四川盆地东北部,位于嘉陵江中游,山围四面,水绕三方,被誉为风水宝地。
阆中,战国中期曾为巴国国都。秦灭巴以后,于公元前314年设置阆中县,至今已有2300多年。明末清初,曾作为四川省临时省会17年。
1986年,国务院批准阆中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。杜甫、元稹、李凉风、袁天罡、吕洞宾、司马光、苏轼、陆游等,先后在阆中留下不少著名诗篇和珍贵墨宝,杜甫《阆山歌》《阆水歌》是其杰出代表。
阆中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,省级13处,县级100余处,名列四川省前茅。有馆藏文物3000余件,其中国家等级文物2000余件。
阆中文化的主体是以汉桓侯祠为代表的三国文化,以云台观、大佛寺、永安寺、巴巴寺、福音堂、天主教堂为代表的宗教文化,以贡院为代表的科举文化,以巴渝舞、皮影、川北灯戏、亮花鞋为代表的民俗文化,被誉为"多元文化和谐发展的典范"。其中,亮花鞋在今年的春晚闪亮登场,反响强烈。
阆中古城是中国保存较为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,是国家5A风景区,阆中也是国家优秀旅游城市,阆中人民正在为把阆中建成世界古城旅游目的地而不懈奋斗。